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Solana質押量超越以太坊 安全性對比深度解析
Solana質押量超過以太坊,安全性真的更高嗎?
最近有人提出,Solana的質押量已經超過了以太坊,這是否意味着Solana網路的安全性已經超越了以太坊?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先看看具體數據:
從數字上看,兩者確實非常接近。考慮到它們的PoS機制攻擊門檻都在33%左右,表面上看攻擊難度似乎相當。
然而,實際操作中,攻擊以太坊的難度遠遠高於Solana。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節點集中度和質押基礎設施的成熟度。
節點集中度
假設有黑客利用高級漏洞成功入侵主流雲服務提供商的數據中心。在這種情況下:
即便考慮到一個實體可能運營多個節點,目前所有登記在冊的以太坊節點運營商加起來也只佔總質押量的47.5%,還不到攻擊所需的50%門檻。
這種差異源於以太坊作爲較早期的公鏈,曾經歷過真實的PoS攻擊威脅,因此在防範這類風險方面做了充分準備,如鼓勵散戶參與質押等。
以太坊的32ETH質押門檻相對較低,而Solana對服務器的要求很高,每月運營成本是以太坊的5-10倍。這導致Solana的散戶想要盈虧平衡,至少需要質押1萬SOL以上,而且收益率還可能低於大型質押服務。
質押基礎設施的成熟度
以太坊生態中的多個質押基礎設施項目也在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性。
例如,某知名質押服務要求節點運營商盡量使用小衆數據中心和客戶端,以分散風險。該服務還專門撥出4%的ETH用於支持分布式驗證者技術(DVT)等基礎設施項目。
DVT技術允許多個實體共同管理一個節點。例如,4人共管的節點可以設置爲3/4,這樣即使某個節點離線,其他節點也能立即接管。對於10人共管的節點,可以設置爲7/10,最多容忍3個節點離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太坊和大多數PoS鏈上,節點離線也被視爲一種"作惡"行爲。如果33%的節點離線,整個網路就會癱瘓。
某些DVT解決方案通過單一客戶端實現集羣管理,使私鑰(碎片)無需上傳至鏈上,從而提高安全性。這種技術是通過分布式密鑰生成(DKG)實現的。
目前,Solana還沒有如此成熟的質押基礎設施。
結論
雖然Solana和以太坊在質押資金規模上已經旗鼓相當,但在安全性方面,由於節點集中度和基礎設施成熟度的差異,以太坊仍然略勝一籌。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Solana不安全。事實上,兩個網路都保持着很高的安全性。我們應該客觀看待兩者的優勢和不足,而不是簡單地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