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在關注Near @NEARProtocol生態,因爲機會還是蠻多的,今天再來給大家介紹分析一個near生態上面的項目,也是自己關注的第三個項目了,就是這個@rhea_finance,一起來看看吧:



這項目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把 NEAR 上原來最火的兩個工具(最大交易所 Ref 和最大借貸平台 Burrow)合並成了一個 “全能選手”,現在叫 Rhea,這事做的挺有意思的,相當於把生態裏最核心的流量都捏到了一起,來個最強組合!

然後空投也可以查詢啦,別忘記了:

先來說說項目的一些優勢,它根基確實穩,最早代碼是 NEAR 聯合創始人 Illia 寫的,背後有 Proximity Labs 推進,還有 NEAR 基金會支持,這種 “根正苗紅” 的項目,至少不用擔心早期掉鏈子  團隊和資金都不是臨時湊的,這在加密圈裏挺重要,基礎打的好!

然後來看看數據,也是最能看出實力的一個指標:現在鎖倉資金(TVL)2.6 億多美元,每天交易量 1.25 億到 1.5 億美元,別覺得這數一般,要知道它主要在 NEAR 鏈上跑,而 NEAR 目前 DeFi 盤子不算特別大,Rhea 已經佔了鏈上 90% 的交易和借貸。

這種 “一家獨大” 的流量優勢,後續想做新功能,用戶基礎是現成的。

對比同類項目,比如 Solana 上的 Raydium(也是鏈上最大 DEX),現在全流通估值(FDV)15 億美元,而 Rhea 還沒發幣,按它的交易量和鎖倉量算,發幣後估值衝到 1-1.5 億美元挺合理!

最近還官宣要上 Binance Alpha,這是 NEAR 生態第一個拿到這個渠道的,等於有了大交易所的流量加持,後續流動性應該不用太擔心了。

產品上有幾個細節我挺喜歡的,比如支持 BTC 直接交易,以前用比特幣玩 DeFi,得先轉到以太坊變成 wBTC,現在用 Rhea,連比特幣錢包直接就能交易、放貸,甚至用 BTC 當抵押品借穩定幣,對持有 BTC 的人來說省了不少事。

還有它的 “集中流動性”,簡單說就是大額交易時價格波動小,比如換 10 萬美元穩定幣,實際到帳和預期差不了幾十塊,這體驗比有些平台好。

不過有幾個點大家可以多留意下,它目前主要扎根 NEAR 生態,後續計劃的多鏈拓展(比如 BNB 鏈集成)進度,可能會影響它觸達更多用戶;

行業創新快,它提到的 AI 收益金庫這些新功能,落地後實際體驗和預期會不會有差距,值得看看;

另外代幣初期流通量控制得比較穩(24.6%),團隊也說會長期鎖倉,後續解鎖節奏可以多關注下。

這個活動有時間可以去做一下,最近它在搞積分活動,交易、放貸、跨鏈都能攢分,發幣時按積分空投,我試了下,在上面換了點 USDC 和 NEAR,流程挺順(NEAR 鏈速度確實快),順手攢了點分。

這種早期活動成本不高,就算最後收益一般,也算提前摸透了產品,後期跟蹤項目經驗也更多了!
活動連結直通車:

總的來說,Rhea 屬於 “有底子、有機會” 的類型,它不是純概念炒作,有實際交易量和生態根基,估值也沒被炒得太離譜。

上輪牛市 NEAR 漲了近 40 倍,這輪如果 NEAR 能起來,作爲生態 DeFi 龍頭,Rhea 大概率能跟上節奏,甚至可能更出彩,畢竟 DeFi 在牛市裏最容易出賺錢效應。

如果是平時就關注 NEAR 生態,想找個有實際落地場景的 “生態龍頭” 跟着看;

或者偏好 “不玩虛的、有真交易量和鎖倉” 的 DeFi 項目,不想追純概念;又或者想趁早期攢點積分、試試空投,同時還能順手用用交易、借貸這些實用功能,這個項目確實值得多留點心。

當然,還是得提醒一句:加密市場沒穩賺的,如果想參與,先小資金試試交易、借貸,熟悉下流程就行。看懂了再投,總比跟風衝要靠譜,自己一定要做好投研,在自己承受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
#NEAR # rhea
DEFI3.9%
SOL3.01%
RAY5.2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