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展不应止步于抒情 需要更多落地应用与实际建设

robot
摘要生成中

对孟某同志的一些看法

近日,业内某位人士发表了一篇长文,文中对美国通过GENIUS法案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作者认为这一事件堪比布雷顿森林会议和尼克松冲击,并断言美元稳定币的"超主权网络"已经将全球纳入其体系,其他国家正面临货币主权保卫战的开端。

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气势磅礴、视野开阔,阅读时让人不禁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看到了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思想先驱,正在为全人类金融体系的未来深感忧虑。

然而,冷静思考后,不禁要问: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是谁?

如果是针对政府,恐怕低估了近年来国家在区块链领域的战略投入。自2019年提出"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以来,央行一直在推进数字货币落地,同时从制度层面明确区块链的重要性。各种背景的分布式账本平台不断涌现,联盟链和产业链项目遍地开花。

尽管并非每个项目都完美无缺,但指责"忽视区块链、坐视落后"似乎有失偏颇。

若是针对产业界,特别是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那就更加不合适了。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公司在Web3方向上的探索从未停歇:有做NFT的、建公链的、开发钱包的、布局元宇宙的......尝试虽然结果参差不齐,损失也不小,但至少没有缺席。现实是,在合规限制和境外政策不明确的双重压力下,能够真正从实验走向落地、从产品走向应用的路径非常有限。我们可以批评执行力,可以指出方向感模糊,但不能说他们什么都没做。

如果真要有谁对区块链说声抱歉,那可能是那些打着区块链旗号进行资金诈骗的项目。

归根结底,这篇文章最打动的可能是作者自己。感叹"区块链需要重新被理解",痛陈"我们曾经错失良机",甚至希望"向区块链说声对不起"——听起来诚恳动人。

但问题是:如果真如文章所表达的那样深爱这片土地,不是应该亲身参与、脚踏实地、积极建设吗?

远程指点江山实在太容易了。

我并不反对批评,也不反对在舆论层面施加压力,甚至不反对偶尔抒发情怀。但行业发展从来不是靠一两篇情绪饱满的文章推动的,而是靠那些默默耕耘、埋头构建基础设施的人们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

"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才是行业当前最迫切需要的。

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场技术革命",而是"我们能否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将这场革命进行得稳妥、落地、可靠"。

这才是难点所在。

文章中提到的许多现象,如澳大利亚央行试点后放缓节奏、新加坡政策摇摆、华尔街银行内部推演却不急于落地,难道不正说明,这并非"中国特有的拖延症",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技术与监管、创新与秩序之间复杂博弈的问题?

将这些背景一概而论,全都归结为"装睡",归结为"对技术的集体误判",未免过于简单化。

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有太多人用"情怀"包装自己的观点。今天讲货币革命,明天讲主权挑战,后天又要讲文明形态的转型。但如果你真的去问:你是做产品的?还是做合规的?还是做底层的?很多人其实什么都没做,最多在某地接待了几个做链上项目的朋友、看了几场海外发布会,然后就回来写一篇"全球治理的战略缺失"了。

这篇文章并非毫无价值,它让更多人意识到美元稳定币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这是好事。但如果真的如文中所说,心系国家,关怀人民,那我更希望能像许多默默在某些地区搭建合规交易所、开发合规稳定币的创业者、像那些在构建链上支付基础设施的技术团队那样,做一些实事,哪怕只是一小步。

因为这个行业最缺的,从来不是文章,而是应用;不是呐喊,而是系统;不是情绪,而是建设。

对区块链说对不起?不如对那些仍在努力的开发者、对那些愿意正向创业的人,说一声谢谢。

我们不能再将时间浪费在自我感动的抒情上了。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RugDocScientistvip
· 3小时前
少整这些虚头巴脑 去看看txid吧
回复0
半佛薅羊毛vip
· 12小时前
标题太怪了吧
回复0
GateUser-00be86fcvip
· 12小时前
这就是扯淡而已
回复0
空投碎梦师vip
· 12小时前
还是搞搞技术吧
回复0
割肉艺术家vip
· 12小时前
什么时候能吃肉啊 亏麻了
回复0
Gwei Too Highvip
· 12小时前
小丑说大话
回复0
Buy_High_SellLowvip
· 12小时前
搞技术的就别玩高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