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投机的演变
作者:0xkyle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互联网资本市场”这个词可以有多重含义。在当下的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炼金术式”的成果:跨越地理边界的金融科技。你可以用“魔法互联网货币”抵押借贷、国债和私募信贷被代币化、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在如今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的世界里,这一切都被统称为“互联网资本市场”。
但对于过去几年一直活跃在链上的交易者来说,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互联网资本市场不仅仅是“链上的国债”——它也包括了NFT、DeFi、ICO等各种投机工具,以及随之而生的可交易代币。从2015年以太坊上第一个智能合约部署以来,这一切就已经开始了。
本文我想深入探讨互联网资本市场的这一面:关注代币、本轮叙事、10倍、100倍、空投——那些支撑互联网资本市场原始叙事的机制。
我相信我们正要进入加密老玩家口中的“新叙事”。而要分析这一点,首先需要回顾这些资本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各自的差异:
不同周期的融资机制演变
我们已经看到几轮牛熊中,市场如何改变了融资方式。从ICO到中心化交易所的山寨币(CEX Alts),再到回归memecoin等。我在图中列出了具体演变,简单来说如下:
1. 最初的 ICO(2017 年)
这是一种基于“承诺”的投资机制,投资人买入的希望只是卖给“更大的傻瓜”。技术往往并不真实,即便是真的,通常也无法使用或没有价值积累。大多数时候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例如 Bitconnect、Dentacoin 等。
2. 风投的天堂
2021年那一波泡沫也带来了大量机构资本——事后看来,这对行业的影响是极具破坏性的。极高的估值、糟糕的激励设计(谁在提前拿到1亿美元后还愿意努力工作?)
但这一波也带来了很多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低流通、高完全估值(FDV)”的模式就是坏的。虽然这些代币估值过高,但它们也催生了我们今天熟知并使用的重要协议。
以 Ethena 为例——我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给得太多、给得太早”的机制损害了其早期“代币上涨”的能力。但他们无疑是加密世界中最好的产品之一。这类“双刃剑”项目还有很多。
这一时期也诞生了 Solana、Uniswap 等项目。尽管今天它们的治理模式或许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这一切并非一无是处。是否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也许有。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行业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哪怕四年过去了,我们仍在承受它们带来的余震。
3. 极端并存:重返“极端”投机
FTX 崩盘后,加密行业陷入了某种“存在主义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人开始相信“所有项目都是骗局”,大多数加密项目只是“暴富手段”。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看法,但理解这其中的细微差别至关重要。
尽管它看起来像赌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都是赌场。稳定币和代币化,如今正在证明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具有重大用例——远不只是用来发memecoin或给长尾资产做美元交易对。
在这一阶段,入场的项目本质上被分为两类:纯memecoin(如 dogwifhat、pepe),以及更具叙事逻辑的项目(如 AI agents)。虽然估值显著回调,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笑话”,但别忘了——“是memecoin”不代表“永远是memecoin”。
这同样是行业缓慢成熟的过程。一些项目已经完成了从“梗”到“正经项目”的跨越,例如 REI。
最后一点:继续抱持“一切都是memecoin”的心态,在未来几年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
4. 合法性与数字市场的结合
我们正进入“成年人时代”。机构真的来了,并且非常兴奋。但或许是因为我们太接近“香肠工厂”,太了解香肠是怎么做出来的——导致我们往往会得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结论。比如,许多加密人士对 Circle IPO 表现出悲观情绪,仅仅因为他们“太懂”看空逻辑。
知道太多,有时是一种诅咒。这就是为什么“万物皆梗”的犬儒主义心态最终会带来极大的伤害——因为当你轻易否定一切的时候,你也失去了真正相信的能力。
再以以太坊为例。它曾是两年来表现最差的资产之一——许多大持仓者选择了投降。它被冠以各种贬义的称呼,一度我们都几乎真诚地相信:去中心化已经失败了,以太坊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可看看它现在的样子。你觉得 Tom Lee 会在意(或者了解)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层在台上唱歌跳舞的尴尬视频吗?你觉得像 BlackRock 这样的机构——他们甚至在以太坊上推出了一个代币化基金——会在意以太坊基金会的“豆腐心小白男”形象吗?
当然不会。这是你必须真正理解的事情。整个加密圈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去“做梦”,而传统金融圈却正在重新学会“做梦”。随着数字资产日益成为主流,我们也会迎来更多机会——也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真正优秀的建设者。
这,才是我所说的“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意义。我们正进入过去五年来前所未有的潜力时代——这是监管、技术实力与资本完美融合的时代。其中的一部分,必然会走到链上。我甚至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未来几年最具价值的一些公司,将会通过链上发行代币的方式诞生。
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现实。Hyperliquid 就是“互联网资本市场”理念的巅峰代表。他们没有任何风投资金(据我所知),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股权结构——只有一个链上的代币,甚至最初都没有上线交易所。
让我再重复一遍:
Hyperliquid 是一家 400 亿美元的业务体量,没有融资PPT,没有 cap table 包袱。它就是一个纯粹的链上巨兽,横空出世,统治市场,如今正朝着年化 10 亿美元收入的目标迈进——从 0 到 1 的完整跃迁。**这就是互联网资本市场最纯粹的体现。
不过,在你以为这是一篇给 Hyperliquid 做宣传的文章之前,让我退一步讲:我并不认为故事只止于 Hyperliquid。我相信,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将看到更多类似的项目不断涌现。
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我们即将进入一个丰盛的时代——不要让你自己心中的犬儒主义,摧毁你曾经做过的梦。但最让我痛心的是:这一切其实对有眼光的人来说早已昭然若揭,可我们却仍旧沉迷于在某个随机 shitcoin 上博取那 50% 的收益,因为过去四年我们就是这样被训练的。是时候做更大的梦想了——而“行动手册”其实早已摆在眼前。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面向投资人,作为运营合伙人,与项目团队并肩作战。
我们不再需要那些束缚我们的旧链条。太久以来,人们一直被旧有结构所捆绑——但在“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时代,持有你自己代币的 5-10%,并将它打造成一个价值一亿、十亿美元的产品,其回报远远超出你原本的想象。
是的,融资仍然必要;是的,进行 ICO 并不错误。但——看看 Hyperliquid 走出的那条路,如果你对自己的产品足够有信心。看看他们的创始人现在有多富有。他们没有 VC、没有 cap table 负担,只是拥有自己产品的大量份额,然后直接在“互联网资本市场”上市。如果市场认同你,它——这个唯一的价值仲裁者——会给你应得的回报。
你知道资本主义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是大多数参与者的目光都太短浅。资本主义确实推动了创新,但它并没有推动得足够远。很多人甘愿为了眼前的一点快钱放弃了未来巨大的潜力——而这恰恰违背了“复利”最核心的力量。
你当然可以在短期套现 1000 万,然后放弃产品;但你也可以继续做下去,最终赚到 3 亿。那才是真正的复利。
最后,我想谈谈市场的投机属性。没错,短期来看,市场就是一台投票机。我们当然还会看到很多“毫无价值”的资产价格暴涨,也会看到一些“优质资产”的价格远远超出其基本面,甚至也会重复过去的老剧本——项目方砸盘跑路等等。
但重点在于:这波即将到来的数字化浪潮,会吸引更多真正“靠谱”的创始人进入这个赛道——我相信,这是关键性的趋势变化,会带来一大波真正有价值的链上产品。
这样的项目,不会归零。但它也不需要归零。看看 Hyperliquid、Ethena、Aave——分别是年化营收 10 亿美元、稳定币 TVL 100 亿美元、净存款 600 亿美元的典型案例。看看 Pengu 和 Rekt——共获得 197 万亿次浏览,全球卖出超过 200 万件玩具,还有在全美 7-11 上架销售的饮品品牌——它们全都通过链上发行代币起家。
当然我们可以争论它们是否估值过高或过低。但我宁可做这样的讨论,也不想回到那个时代——我们被迫去买入那些靠承诺支撑、却没有任何兑现能力的资产。我宁可拥有一部分真实的事物,也不想继续玩“击鼓传花”的骗局。
如果你一直抱持“每个币都是 meme”这种观点——那真的非常消极。而像 Hyperliquid 的 Jeff 这种级别的人启动一个代币项目,如今已经一点也不夸张。下一个 Steve Jobs 完全可能就是在链上发币的人。这些资产中,一定会有成为未来金融支柱级别的存在。而我们所有人——现在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如果你轻易把这些都当作“纯 meme”,那就是在自毁一个千倍回报的机会。
这就是我所说的“投机的进化”:我们已经从投机一堆毫无价值的空气币,走向拥有真正硬核、可持续、且链上资产的时代——这些资产,将定义未来世界的格局。
现在,是时候去相信了。相信未来的可能性,而不是过去的阴影。抛开旧链条,将你内心的熊彻底燃尽。因为,未来是光明的,我的朋友们。
这,女士们先生们,就是我眼中“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