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稳定币新规揭秘:构建可信数字金融生态的关键一步
香港稳定币条例解析:打造可信数字金融生态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了《香港稳定币条例》,标志着加密金融监管进入新阶段。该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为法币挂钩稳定币(FRS)在香港的发行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这一举措旨在将香港定位为一个合规、前瞻性的虚拟资产中心,能够在法治框架下支持下一代可编程金融的发展。
法律基础设施
条例构建了一个关于数字价值的复杂定义体系。稳定币被定义为具有密码学保障,用作价值储存或交换媒介,并运行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之上的工具。"特定稳定币"进一步限定为锚定官方货币或经金融管理局批准的其他单位的代币。
受规管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发行、赎回、市场推广、运营参与,甚至涉及香港居民的间接诱导。这种广义定义确保了监管的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监管套利空间。
法币支持原则是核心要求。条例规定,任何"特定稳定币"必须可全额以其挂钩的法币赎回,特别是港币。金融管理局要求储备资产必须是高质量、具流动性的资产,并以稳定币所挂钩的同一种法币计价。这不仅防范了货币错配风险,也隔离了用户免受加密资产市场波动的影响。
条例明确禁止使用波动性高或流动性差的资产作为锚定基础,如房地产代币、商品组合或混合资产指数。这种做法有效防范了监管套利,体现出香港在金融稳定性上的优先考虑。
许可框架
条例引入了全面审慎的许可制度,强调稳定币发行人的系统性重要性。主要要求包括:
持牌人需持续履行相关义务,包括缴纳年费、重大变更申报与年度合规报告等。
财政司允许未持牌的发行人将非受条例监管的稳定币要约提供给专业投资者,在不破坏监管红线的前提下保留了一定实操空间。
监管权限与执法工具
金融管理局获得了强有力的监管工具:
禁止行为与刑事责任
条例明确列明了不得从事的活动,提升法律确定性并强化市场纪律。关键禁令包括:
过渡条款
条例设有时间有限的过渡期安排: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已于香港实质运营的稳定币发行人,若于首三个月内提交许可申请,可继续经营六个月。未获牌照者须依法退出市场或完成授权流程。
国际对比与香港的差异化定位
与欧盟、新加坡及美国相比,香港的条例展现出独特的监管选择:
这一策略性差异体现出香港优先考虑稳定性与法币锚定。
实物资产代币化:关键区分
稳定币的合规化并不意味着实物资产代币化(RWA)被间接认可。RWA项目仍面临独立的法律挑战,包括跨境资产转移、QFII限制等问题。获得稳定币牌照并不等同于可合法从事RWA业务。
实际影响与行业调整
新规将根本改变虚拟资产企业在香港的运营方式:
结语
香港的稳定币条例是一项战略性决策,旨在将加密金融纳入制度性问责体系。市场参与者应为严格审计、储备检查与持续监管对话做好准备。然而,更深层的问题仍待解决,如可编程货币在法治经济中的发展、去中心化技术与集中式监管的共存、加密创新与公众信任的平衡等。这些挑战凸显了香港的核心理念:金融演进的关键在于主权、稳定与系统性完整性,而非单纯追求速度。只有通过有效监管,才能在技术无法自证信任的领域建立信任,推动创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