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Solana质押量超越以太坊 安全性对比深度解析
Solana质押量超过以太坊,安全性真的更高吗?
最近有人提出,Solana的质押量已经超过了以太坊,这是否意味着Solana网络的安全性已经超越了以太坊?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让我们先看看具体数据:
从数字上看,两者确实非常接近。考虑到它们的PoS机制攻击门槛都在33%左右,表面上看攻击难度似乎相当。
然而,实际操作中,攻击以太坊的难度远远高于Solana。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节点集中度和质押基础设施的成熟度。
节点集中度
假设有黑客利用高级漏洞成功入侵主流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在这种情况下:
即便考虑到一个实体可能运营多个节点,目前所有登记在册的以太坊节点运营商加起来也只占总质押量的47.5%,还不到攻击所需的50%门槛。
这种差异源于以太坊作为较早期的公链,曾经历过真实的PoS攻击威胁,因此在防范这类风险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如鼓励散户参与质押等。
以太坊的32ETH质押门槛相对较低,而Solana对服务器的要求很高,每月运营成本是以太坊的5-10倍。这导致Solana的散户想要盈亏平衡,至少需要质押1万SOL以上,而且收益率还可能低于大型质押服务。
质押基础设施的成熟度
以太坊生态中的多个质押基础设施项目也在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性。
例如,某知名质押服务要求节点运营商尽量使用小众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以分散风险。该服务还专门拨出4%的ETH用于支持分布式验证者技术(DVT)等基础设施项目。
DVT技术允许多个实体共同管理一个节点。例如,4人共管的节点可以设置为3/4,这样即使某个节点离线,其他节点也能立即接管。对于10人共管的节点,可以设置为7/10,最多容忍3个节点离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太坊和大多数PoS链上,节点离线也被视为一种"作恶"行为。如果33%的节点离线,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某些DVT解决方案通过单一客户端实现集群管理,使私钥(碎片)无需上传至链上,从而提高安全性。这种技术是通过分布式密钥生成(DKG)实现的。
目前,Solana还没有如此成熟的质押基础设施。
结论
虽然Solana和以太坊在质押资金规模上已经旗鼓相当,但在安全性方面,由于节点集中度和基础设施成熟度的差异,以太坊仍然略胜一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Solana不安全。事实上,两个网络都保持着很高的安全性。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两者的优势和不足,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比较。